QQ:727558538

新闻资讯 分类
“共同命运-2021”国际维和实兵演习综合演练纪实发布日期:2024-06-18 23:44浏览次数:

  9月15日,陆军确山某训练基地内,联合国旗帜和中国、蒙古国、巴基斯坦、泰国等国国旗迎风飘扬。“共同命运-2021”国际维和实兵演习综合演练在这里展开。根据命令,一支联合行动部队将前往修缮某临时行动基地设施,并以基地为支撑遂行各类维和任务。

  在先期侦察的基础上,两架可见光无人机和两架热成像无人机腾空而起,后续地面侦察力量接踵而至,以“空地结合、人装结合、侦监结合”的方式,对临时行动基地及周边民情社情、作战环境等实施侦察监视。

  战车轰鸣,枪弹上膛。蒙古国步兵分队驾驶一辆辆中方92B轮式步战车,在基地外围进行先期警戒。与此同时,医疗分队开始使用消杀无人机对临时行动基地及外围进行空中消杀。

  “嘭!嘭!嘭!”三声巨响过后,工兵分队成功完成了排爆作业。随后,后续分队进驻临时行动基地,并按照预案构筑掩体、装卸物资、开设功能区。泰国工兵分队官兵熟练操作中方装备执行修缮基地北侧围墙的任务。警卫分队则设置多组哨位,与无人机、直升机空中巡逻相配合,形成立体警戒防卫体系。

  “我是4号哨位,1枚炮弹在我哨位旁爆炸,副哨受伤,请求支援……”受武装力量交火波及,我方警戒人员受伤,附近受到惊吓的“平民”扛着行李涌向基地,寻求安全保护。

  本着最大限度避免伤亡、以最大努力保护平民的原则,杨帆沉着指挥各分队对情况进行处置。快反、警卫分队对“平民”进行喊话交涉,并引导“平民”进入由工兵分队搭建的临时避难所,医疗分队迅速救治受伤哨兵。

  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短途巡逻队自东向西机动,要员护卫队自南向北驶来;西南方向,由步兵、工兵、运输、医疗等力量混合编组的物资护卫队正向某村落南侧机动。

  要员护卫队中,两台插着巴基斯坦国旗的92B轮式步战车格外显眼。作为前方护卫组,巴基斯坦步兵为到“难民营”视察的“联合国官员”开路。要员车辆后,是中方的救护车与后方护卫组。多年来,在刚果(金)、尔富尔等维和任务区,两国维和部队互相支持,密切配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要员护卫任务顺利结束,执行物资护卫任务的车队却遭遇了突发事件。西南侧场地,一伙不明身份的“武装分子”借助密林与茂盛杂草掩护,对物资护卫队先头部队发起突袭。现地指挥员在向联合指挥部报告的同时,派出履带式察打一体无人车前出侦察,步战车随后进行掩护还击。

  接到前往支援命令的快反分队队员搭乘直升机迅速赶到现场。机长丰建军稳稳操控着悬停的直升机,16名队员在排长张敬扬的指挥下,分两组迅速实施“1机8绳”同降。快反分队与物资护卫队协同配合,迅速占领有利地形,从西侧、西南侧、东南侧形成三面夹击,迫使“武装分子”溃逃而去。

  北侧,短途巡逻队组成楔形梯队隔开了因争夺水源发生械斗的“村民”,依托车辆建立缓冲区,并展开警戒巡逻,维持秩序。“村民”情绪缓和下来后,短途巡逻队继续向前开进……

  “暴恐袭击是维和部队执行任务期间遭遇的极端情况。这一场景,是近年来维和任务区多起恐怖袭击事件的还原与叠加,表明演习的课目设计与环境构设都符合实战化的标准。”现场观摩的演习导调评估组专家陆建新说。

  演练现场,参演官兵迅速根据应对暴恐袭击预案展开行动,封闭临时行动基地营门,警戒力量按规定组织反击,医疗分队紧急前出救治伤员。

  按照联合指挥部命令,快反分队迅速展开战斗队形,警卫分队依托基地西侧观察哨和掩体进行还击。与此同时,步兵分队一部由东至西一线展开,另一部迂回至“敌”后实施精准阻击。三面夹击下,“”被击溃。

  随着绿色信号弹升空,持续50多分钟的综合演练顺利结束。硝烟消散,参演官兵心里却难以平静:世界并不安宁,联合国维和事业任重道远,只有爱好和平的人们携起手来,同心同德、勠力合作,才能让和平之光照亮世界每一个角落。

  西湖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讲席教授柴继杰团队及合作者揭示了植物中NLR蛋白的寡聚促进自抑制机制及六磷酸肌醇、五磷酸肌醇在植物免疫信号中的新角色,发现了此前未被发现的一类NLR介导植物免疫的独特机制。

  在地球漫长的历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发生在距今约2.52亿年的二叠纪—三叠纪之交。这项研究不仅加深了人们对古生物形态演化的理解,也为科学家评估现代生物多样性面临的灭绝风险提供了科学依据。

  如今,观展已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愈发丰富。尤其是随着数字技术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更加成熟,“智慧博物馆”建设成为当前我国博物馆发展的新趋势。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展陈过程中,让文物“活”了起来。

  记者13日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获悉,当前夏粮已进入收购旺季,收购工作正由南向北陆续展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副司长唐成介绍,从各地看,新季小麦产量有所增加,质量普遍好于去年。

  此次手术在罗马和北京两地同时展开,跨越直线公里、双向通信距离超过2万公里,向世界展示了我国泌尿外科和远程外科的尖端技术。手术中,张旭在罗马操作一台我国自主研发的远程手术机器人。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从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获悉,近日,该所水稻优异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创新团队与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合作,首次组装了普通野生稻单倍型无间隙染色体基因组。

  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品种审定公告,第五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根据种子法、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有关规定,严格审核把关,审定通过了135个小麦新品种。

  6月13日,无人机在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谊分公司第五管理区一水田地块执行巡田作业任务,用于查看水稻苗情(无人机照片)。

  6月的山东港口青岛港,“氢”风拂面,“绿”意正浓。近年来,山东港口青岛港积极探索氢能在港口的多场景应用,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运、加、用”全链条发展,为全场景氢能港口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近年来,在科技加持下,古老的布达拉宫焕发出新机与活力:轻轻点击一下鼠标,从三维模型到壁画细节都可以一览无遗;近800个结构传感器近10年间记录下逾千万组数据;超过1500个探测设备、近9公里的感温光纤,感知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实时状态……

  记者12日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下简称“航空工业”)获悉,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发的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验证机,在西安蓝田通用机场完成首飞。HH-100航空商用无人运输系统是航空工业主动布局无人机产业、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而全新研发的重点机型。

  渤海湾畔的“滨城”寨上,风光旖旎、碧波万顷,长达14.8公里的海岸线勾勒出一幅壮丽的画卷。

  “太阳能-热泵智耦互补粮食烘储系统”“储粮害虫智慧监测系统”……近日,南京财经大学多项粮食科技成果亮相全国绿色粮食仓储工作现场推进会,相关成果在全国200余个粮食企业(库)推广应用,并获得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这项成果首次揭示了在海马体外的内侧前额叶皮层中存在一类编码环境边界的特异性神经元,也被称为边界细胞,研究成果或有助于找到通往记忆与学习闸门的“钥匙”。

  记者11日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日前结束,共有10名预备航天员最终入选,包括8名航天驾驶员和2名载荷专家(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各1名载荷专家)。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张立福,在解读高光谱分析技术为珍贵文物进行三维“留影”的最新进展时说:“光谱是辨别物质的‘指纹’。前不久,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运用三维技术,首次根据出土头骨,复原出一尊男性红山先人的容貌。

  1966年12月的一天,罗布泊,一朵巨大的白色蘑菇云腾空而起,我国首次氢弹原理试验爆炸成功。

  苹果公司10日在2024年全球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个人智能系统“苹果智能”。该系统集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强大功能,可应用于苹果多款产品。

  芒种时节农事忙。河南、山西等地麦收陆续进入尾声,湖南、江西一些地方正忙着种稻插秧。北方收麦、南方种稻,收与种紧密相连,南与北交相辉映,中部这片土地上充盈着丰收与希望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