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727558538

新闻资讯 分类
学林随笔|从“上海昆虫家谱”看生态之城建设发布日期:2024-04-04 19:31浏览次数:

  春雷惊百虫,草木纵横舒。眼下,申城开始进入春花盛开时节,花丛中时常能见到传粉昆虫的忙碌身影。在它们的身边,还活跃着一批“市民科学家”。他们致力于在身边的微观世界中探寻昆虫的奥秘,继而将其记录汇总成“上海昆虫家谱”,至今已收录22目312科3090种昆虫。

  对于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而言,昆虫承担着传粉、分解有机物和生物防治等功能,在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稳定和都市农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上海昆虫家谱”收集的昆虫记录来看,上海的昆虫整体呈现中心城区点状散布、外围块状分布的特点。

  上海中心城区绿地面积相对狭小、分散,景观连接度较低,昆虫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大场所:一是小区绿化和社区花园,主要依托城市小区绿化保障以及“口袋公园”、微型绿地填补建筑空隙,如静安石门二路街道蝴蝶湾公园等;二是公共绿色空间,如浦东滨江大道、大宁广场绿地等。

  一是大型公园,如奉贤海湾森林公园、浦江郊野公园、世纪公园等。这类公园整体面积较大,乔灌木较多,地表环境多样,落叶层厚,且人为干预较少。昆虫能够形成稳定种群,并稳定参与生态分解和食物链。

  三是青浦练塘、松江浦南和崇明、嘉定等区的农田、林地。一方面,原本的乡野生态保持了物种多样性;另一方面,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经由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更多的公共生活空间,让人们得以更多地走进乡野,拍下昆虫的照片。

  摸清昆虫生物多样性家底,对于上海建设生态之城具有重要意义。2022年制定的上海市《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见》指出,到2025年完成全市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评估,完善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并明确要求“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公众参与”。

  昆虫是动物界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市民参与昆虫调查研究可以更广泛地发动社会力量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弥补人员、经费等方面的不足,也为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提供了新路径。

  作为一种新型知识生产方式,普通民众在科学家或科研机构的指导下,通过数据收集等方式参与科学研究,在全球生物多样性监测领域广为应用。

  英国在1976年开始对蝴蝶进行长期监测,提出基于统一标准的大规模监测计划,每年记录超过2000个监测点的数据,以此来反映环境质量的变化。

  美国国家物候学网络于2007年推出“自然笔记本”项目,鼓励志愿者观察身边动植物的季节性变化,并按照严格的科学标准记录数据。

  日本环境省在2003年启动“1000个里地监测点调查”项目,以市民为主体调查农地生态环境与种群变化,为日本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次缔约方大会提供了科学支撑。

  与国外相比,中国公众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起步较晚,但潜力巨大。其中,上海理应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在“上海昆虫家谱”项目中,职业科学家、科普教育工作者、专家级公众和普通公众形成了紧密合作的知识生产网络,并推动了其他“市民科学”项目的开展。

  例如,上海植物园联合“大城小虫”工作室开展“昆虫生物多样性调查保护”计划,通过专业系统的课程培训让学员参与昆虫数据收集与分析;“城市荒野工作室”联合基金会、林业总站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等,对传粉昆虫和不同开花植物的相互作用进行大规模监测,为研究和保护传粉昆虫与乡土植物提供数据参考。

  一方面,打好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组合拳”,进一步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营造建设美丽河湖、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大合力。

  另一方面,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助力下,普通公众将有更多机会参与生物多样性监测。日本东京都政府于2023年发起了“东京生物调查团”项目,并与IT企业联合研发具有识别功能的应用程序,为普通公众参与编制《东京野生生物目录》提供了便利。上海可加强与相关国际都市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带来的挑战。